推荐新闻

你有一份近五年政府工作报告“教育清单”,请查收!

发布时间:2019-03-09 点击数:323

每年3月5号,政府工作报告都会如约而至。

报告既是成绩单,是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,也是动员令,是新的一年任务的布局与展望。报告虽长,却字字珠玑。报告聚焦经济、民生、环境等重大热点,教育往往也是重中之重。


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

      在“加快发展社会事业,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”部分提出——发展更加公平有质量的教育

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,加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,抓紧解决城镇学校“大班额”问题,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,发展“互联网+教育”,促进优质资源共享。

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,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,只要符合安全标准、收费合理、家长放心,政府都要支持。

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,办好民族教育、特殊教育、继续教育。

持续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。

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。

今年财力虽然很紧张,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%以上,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。我们要切实把宝贵的资金用好,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,托起明天的希望。


      在“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,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”部分提出——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

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,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,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。

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,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、下岗职工、农民工等报考,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。

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、提高补助标准,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。

改革高职院校办学体制,提高办学质量。

中央财政大幅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投入,地方财政也要加强支持。

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。

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。

我们要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,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,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,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、繁星璀璨。


      报告还在其他地方提到了与教育相关的内容——

开展贫困地区控辍保学专项行动、明显降低辍学率,继续增加重点高校专项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人数,用好教育这个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。

要针对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的新情况,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,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,加强儿童安全保障。

……

腾讯教育图解教育栏目盘点2014-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论述教育的内容,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:优先、公平与优质

 

字字斟酌不容易,都有深含义

政府工作报告是数十人团队历经数月反复修改而成,很多地方往往写了十稿、二十稿甚至上百稿,故虽洋洋洒洒两万字左右,却是字字斟酌不容易,字字都有深含义。

每一年报告中教育展望的部分,对教育的核心定位用词即可体现这一点。


优先、公平、优质,是近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发展核心定位的三大关键词。

优先,是继续增加中央财政教育投入,提高使用效率并强化监督;

公平,是缩小城乡之间、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差异;

优质,是发展世界一流大学、一流学科,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。

这三大关键词中,“公平”贯穿始终,每一年都在提,可谓直面我国城乡之间、地区之间教育水平存在巨大鸿沟的客观现实,关键措施则是加大向中西部和边远、贫困地区倾斜力度。

另外两大关键词,“优先”与“优质”,一字之差却体现了我国对于加大教育投入的信心与决心: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持续超过4%,这是“优先”的基础;“优先”达到了,才能真正谈到“优质”。

 

优先:4%不再是阿喀琉斯之踵

专家指出,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%的投入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,发达国家更是达到9%左右。

过去三十年间,“4%”可谓是中国教育的“阿喀琉斯之踵”,然而自2012年起,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持续超过4%,2016年更是达到3.14万亿元,首次突破3万亿元。



4%这一数字,在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经常提到,可以说,这是“优先”发展教育的基础。

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《国家教育事业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则规定,“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%”。4%已是硬指标。

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,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%以上,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。

 

公平:每年必谈、措施最多、力度最大

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教育“公平”最为重视,反复提及,年年论述。各种措施也是力度最大、最多的,举其大者,如

财政倾斜: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,通过对口支援等方式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;

贫困地区:重点高校专项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、加大对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力度、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、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等。

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专项计划。

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“(2017年)重点高校专项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人数由1万人增加到10万人。”专项计划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,实际上有三个,分别为国家专项、地方专项和高校专项。只要符合报考条件,三者即可兼报。

国家专项计划始自2012年,最初每年定向招收1万人。2015年起,国家专项计划招生人数连年增长,2015年5万人、2016年6万人、2017年达到6.3万人。加上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,三大专项计划录取总人数逐年上升。教育部公布数据,2018年共录取10.38万人、2017年共录取10万人、2016年共录取9.15万人。



三大专项计划之外,其他促进教育公平的数据则有:

加大对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力度,2017年)4.3亿人次受益;

2016年)资助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8400多万人次;

2014年)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,28个省份实现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等等。



优质:新政策不断,从支持、普及到建设、发展

2015年,政府工作报告教育核心发展关键词由“优先”变为“优质”,一字之差背后实际上是新政策不断,几乎每年都有新的发展要点提出。

如,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等,可以说,从幼儿园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,这几年都有强力的政策推出。



双一流高校建设和普惠性幼儿园发展近几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。2月26日,教育部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显示——

我们已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,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.1%,我国即将由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;

2018年全国共有普惠性幼儿园18.29万所,比上年增长11.14%,普惠性幼儿园占全国幼儿园的比重为68.57%,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3402.23万人,比上年增长4.72%,占全国在园幼儿的比重为73.07%。

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出,发展“互联网+教育”,促进优质资源共享。

去年,中国青年报“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”的文章刷屏,一些人觉得直播教学是解决教育不公的良药,但也有人质疑它的作用有多大。但无论如何,“互联网+教育”将给人希望,也是促进公平和优质的最好助手。



 

转载自:新校长传媒微信公众号

来源:综合自微言教育《快讯!听教育“强”音,2019政府工作报告给教育“划重点” | 两会@教育》、腾讯教育(微信号:qq_edu)《图解教育 | 政府工作报告@教育:更加公平更有质量》






首页
咨询电话
短信
联系